游客来浙江还有哪些打开方式?全省文化基因激活会议告诉你
游客来浙江还有哪些打开方式?全省文化基因激活会议告诉你
游客来浙江还有哪些打开方式?全省文化基因激活会议告诉你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燕维(wángyànwéi) 通讯员 练建强
两岸青山如屏的富春江游船上,“东汉隐士严子陵”穿越时空讲述自己的故事;专心赏玩(shǎngwán)《四十景图》的游客“因缘际会”穿越进入画作之中,与“乾隆(qiánlóng)”进行了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(duìhuà)……
6月11日,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培训(péixùn)会议在杭州临安区举办。现场,桐庐文旅集团、横店影视集团进行了成果展演。“小切口、大场景(chǎngjǐng)”的作品,让大家眼前一亮(yǎnqiányīliàng)。
沉浸式讲解《严子陵(yánzilíng)讲严子陵》展演
刚刚过去不久的端午假期,浙江(zhèjiāng)累计接待全域游客1651.7万人次,按(àn)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.3%,实现(shíxiàn)全域旅游综合收入161亿元,同比增长10.1%。数据的背后,是各地持续推进文化基因激活工程,将传统(chuántǒng)文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沉浸(chénjìn)式体验,为来浙游客提供N种玩法选择,持续拉动客流增长。
启动于2020年浙江(zhèjiāng)的(de)文化(wénhuà)(wénhuà)基因工程,经历了(le)从(cóng)(cóng)解码到激活转化的深入推进: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阶段,浙江用3年时间挖掘、研究、阐释全省各地的优秀传统文化,共调查登记了3万余个文化元素,系统保留了各类文化形态资料,回答了“何为浙江”;而从2024年启动的文化基因激活工程,则进一步聚焦“浙江何为”,计划将在2026年全面建成文化基因库,绘制完成重要文化基因图谱,培育良渚文化、宋韵文化、上山文化、黄帝文化、南孔文化、和合文化、阳明文化、丝瓷茶文化、古越文化、吴越文化等10个以上(yǐshàng)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、100个以上文化基因激活标志性(biāozhìxìng)项目,形成若干(ruògān)熔铸古今的文化成果。
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实施一年多来,全省各地(dì)从浙籍名人、浙派书院、浙风古韵、浙传典籍(diǎnjí)、浙出好戏、浙地臻品(zhèdìzhēnpǐn)、浙派好礼和浙里畅游八条“赛道”进行突破,把优秀(yōuxiù)传统文化成果,转化成展览展陈、景区讲解、旅游演艺等通俗易懂的语言,立体化地讲述给市民和游客(yóukè)。截至目前,已初步绘制浙江重点文化基因图谱,遴选发布110个培育项目(xiàngmù),统筹推出吴越文化博物馆、浙江省数字曲牌(qǔpái)库等10个标志性项目成果。
浙江省数字曲牌项目实践经验(shíjiànjīngyàn)分享
本次(běncì)会议上,已纳入7000余个文化(wénhuà)元素的浙江重点文化基因图谱(túpǔ)首次亮相。这个全国首创、可(kě)以持续服务全社会的文化基因图谱,计划将(jiāng)于今年7月上线1.0版,为大众和企业提供(tígōng)浙江传统文化基因、形态、标识等专业全面的解读信息。2025年还将继续构建(gòujiàn)完善2.0版,推动重点可移动文物与省域文化标识相关文化元素数据纳入其中,并探索绘制浙学重点书院图谱、名人故里景区图谱,建设浙江诗词数据库。
同时,在聚焦10个(gè)以上(shàng)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的基础上,下一步我省也将挖掘活化一批市域文化标识,构建“10+N”的浙江文化标识体系,打造一批旅游景区、名人(míngrén)故居、文博展馆、考古遗址公园(gōngyuán)等,实施各类文旅项目50个以上,打造沉浸式演艺、影视剧、纪录片等作品(zuòpǐn)30个以上,推动从文化元素向“可看(kàn)、可玩、可学、可享”的活态体验的转化。
浙江省文化广电和(hé)旅游厅党组成员(chéngyuán)、副厅长李新芳在讲话中表示,浙江文化基因激活取得了“首秀不俗”的成绩(chéngjì),同时也已经(yǐjīng)进入“深水区”。她强调,激活文化基因关系着赓续传承浙江文脉、活化转化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全局。全省文旅(wénlǚ)系统(xìtǒng)要以高质量激活文化基因,创建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实践成果,赋能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壮大,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文旅力量。
培训会议上,德清、上虞、慈溪、黄岩、永嘉、龙泉等(děng)地(dì)签约成立了瓷文化标识共建联盟;德清、安吉、萧山、诸暨、越城、上虞、柯桥组建了古越文化标识共建联盟。这是我省首批文化标识共建联,将开启了文化基因激活(jīhuó)跨(kuà)区域协同的新篇章。
古越文化标识共建联盟(liánméng)签约成立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燕维(wángyànwéi) 通讯员 练建强
两岸青山如屏的富春江游船上,“东汉隐士严子陵”穿越时空讲述自己的故事;专心赏玩(shǎngwán)《四十景图》的游客“因缘际会”穿越进入画作之中,与“乾隆(qiánlóng)”进行了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(duìhuà)……
6月11日,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培训(péixùn)会议在杭州临安区举办。现场,桐庐文旅集团、横店影视集团进行了成果展演。“小切口、大场景(chǎngjǐng)”的作品,让大家眼前一亮(yǎnqiányīliàng)。
沉浸式讲解《严子陵(yánzilíng)讲严子陵》展演
刚刚过去不久的端午假期,浙江(zhèjiāng)累计接待全域游客1651.7万人次,按(àn)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.3%,实现(shíxiàn)全域旅游综合收入161亿元,同比增长10.1%。数据的背后,是各地持续推进文化基因激活工程,将传统(chuántǒng)文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沉浸(chénjìn)式体验,为来浙游客提供N种玩法选择,持续拉动客流增长。
启动于2020年浙江(zhèjiāng)的(de)文化(wénhuà)(wénhuà)基因工程,经历了(le)从(cóng)(cóng)解码到激活转化的深入推进: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阶段,浙江用3年时间挖掘、研究、阐释全省各地的优秀传统文化,共调查登记了3万余个文化元素,系统保留了各类文化形态资料,回答了“何为浙江”;而从2024年启动的文化基因激活工程,则进一步聚焦“浙江何为”,计划将在2026年全面建成文化基因库,绘制完成重要文化基因图谱,培育良渚文化、宋韵文化、上山文化、黄帝文化、南孔文化、和合文化、阳明文化、丝瓷茶文化、古越文化、吴越文化等10个以上(yǐshàng)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、100个以上文化基因激活标志性(biāozhìxìng)项目,形成若干(ruògān)熔铸古今的文化成果。
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实施一年多来,全省各地(dì)从浙籍名人、浙派书院、浙风古韵、浙传典籍(diǎnjí)、浙出好戏、浙地臻品(zhèdìzhēnpǐn)、浙派好礼和浙里畅游八条“赛道”进行突破,把优秀(yōuxiù)传统文化成果,转化成展览展陈、景区讲解、旅游演艺等通俗易懂的语言,立体化地讲述给市民和游客(yóukè)。截至目前,已初步绘制浙江重点文化基因图谱,遴选发布110个培育项目(xiàngmù),统筹推出吴越文化博物馆、浙江省数字曲牌(qǔpái)库等10个标志性项目成果。
浙江省数字曲牌项目实践经验(shíjiànjīngyàn)分享
本次(běncì)会议上,已纳入7000余个文化(wénhuà)元素的浙江重点文化基因图谱(túpǔ)首次亮相。这个全国首创、可(kě)以持续服务全社会的文化基因图谱,计划将(jiāng)于今年7月上线1.0版,为大众和企业提供(tígōng)浙江传统文化基因、形态、标识等专业全面的解读信息。2025年还将继续构建(gòujiàn)完善2.0版,推动重点可移动文物与省域文化标识相关文化元素数据纳入其中,并探索绘制浙学重点书院图谱、名人故里景区图谱,建设浙江诗词数据库。
同时,在聚焦10个(gè)以上(shàng)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的基础上,下一步我省也将挖掘活化一批市域文化标识,构建“10+N”的浙江文化标识体系,打造一批旅游景区、名人(míngrén)故居、文博展馆、考古遗址公园(gōngyuán)等,实施各类文旅项目50个以上,打造沉浸式演艺、影视剧、纪录片等作品(zuòpǐn)30个以上,推动从文化元素向“可看(kàn)、可玩、可学、可享”的活态体验的转化。
浙江省文化广电和(hé)旅游厅党组成员(chéngyuán)、副厅长李新芳在讲话中表示,浙江文化基因激活取得了“首秀不俗”的成绩(chéngjì),同时也已经(yǐjīng)进入“深水区”。她强调,激活文化基因关系着赓续传承浙江文脉、活化转化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全局。全省文旅(wénlǚ)系统(xìtǒng)要以高质量激活文化基因,创建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实践成果,赋能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壮大,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文旅力量。
培训会议上,德清、上虞、慈溪、黄岩、永嘉、龙泉等(děng)地(dì)签约成立了瓷文化标识共建联盟;德清、安吉、萧山、诸暨、越城、上虞、柯桥组建了古越文化标识共建联盟。这是我省首批文化标识共建联,将开启了文化基因激活(jīhuó)跨(kuà)区域协同的新篇章。
古越文化标识共建联盟(liánméng)签约成立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